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河谷充填型侵蚀古河为背景的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前侏罗纪发育下切河谷、斜坡带、河间丘和低残丘4种古地貌单元类型,其中河间丘、斜坡带和低残丘是油藏的主要分布单元.斜坡带上低残丘高点、次级河道源头和二级丘嘴3种类型的位置是油气聚集重要部位.侵蚀古河谷内底水系统发育,驱动油气越过二级和三级古水系切割所形成的一级丘嘴位置,到达三级和四级古水系切割所形成的二级丘嘴位置成藏.河谷两侧斜坡产生的压力方向与区域单斜地层产生的南西—北东方向的压力相叠置时产生的合力差异,是导致古河两岸油藏赋存层位存在差别的成因机理.蒙陕古河的北东岸主要赋存侏罗系上部延安组延9油层组和延8油层组的油藏,南西岸主要赋存侏罗系下部富县组和延10油层组的油藏.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侏罗系富县组油藏主控因素研究
主控因素
油藏
富县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控制因素
残余地层
油藏控制因素
长2油层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古地貌恢复及其对石油聚集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前侏罗纪
油气聚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系侵蚀古河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古地貌 河谷充填 油藏分布 成因机理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9-1117
页数 分类号 TE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凤杰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75 1176 21.0 31.0
2 方朝刚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 77 4.0 5.0
3 孟立娜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9 87 4.0 9.0
4 杨豫川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9 91 6.0 9.0
5 李磊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19 150 7.0 12.0
6 林洪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 8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地貌
河谷充填
油藏分布
成因机理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