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计算理想弹塑性模型机械自紧厚壁圆筒的残余应力,首先利用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对加载过程中的厚壁圆筒作弹塑性分析,对加载阶段的冲头作弹性分析.其次利用机械自紧加载过程中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推导出了塑性半径的计算公式以及厚壁圆筒和冲头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再次对卸载阶段的厚壁圆筒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厚壁圆筒卸载阶段的弹塑性解,最终得到厚壁圆筒残余应力和反向屈服半径的计算公式.利用残余应力计算公式计算了一个模拟管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推荐文章
爆炸自紧残余应力及对构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爆炸力学
自增强
爆炸自紧
疲劳强度
残余应力
超高压设备
塑性变形
机械自紧火炮身管残余应力分析
机械自紧
残余应力
火炮身管
包兴革效应
反向屈服
钢管残余应力分析计算
钢管
残余应力
弹复量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自紧身管残余应力分析
残余应力
统一强度理论
鲍辛格效应
双线性强化模型
反向屈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自紧残余应力计算
来源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机械自紧 厚壁圆筒 过盈量 塑性半径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与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125
字数 4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93.2013.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玉田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22 506 10.0 14.0
2 马新谋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36 142 8.0 9.0
3 常列珍 中北大学理学院 28 173 7.0 11.0
4 张永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体力学
机械自紧
厚壁圆筒
过盈量
塑性半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193
14-1332/TH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4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