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2011年《中医杂志》(共计24期)“临床论著”一栏统计后发现:以疾病为研究对象1 51篇,使用西医病名145篇,约占96.03%,是使用中医病名(6篇)的24倍,中医病名已基本不再为中医师使用.以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为例,发现中医病名逻辑混乱,病、证、症不分.其言疾病时,时言“疾病”,时言“病证”.在各论中有些疾病直接以“×证”命名,定义具体疾病时以症状命名者多言“病证”,以症状或有明显症状色彩的术语作为疾病名称者31种,占所列52种中医常见疾病的59.6%.使用中医病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误诊失诊、误治失治的医疗风险,对于危重疾病中医不能识其险、化其危,对于慢性疾病不能早发现、早防治.鉴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已明显滞后于临床实践及国内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建议西为中用,尽可能使用西医病名,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医相比,西医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理、诊治、预防等形成的认识更加清晰、客观,对疾病的分类、命名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成员国(包括中国)共同协作的结果而更具普适性.如何借用?还有待大家立足现在(尤其是临床),借鉴传统,面向未来,进行踏实地工作.借用西医病名有助于中医对脏腑的认识回归其本原,临床上有助于病证结合、病方结合的深入,并将有力推动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微观化,产生新理论、新认识,反过来再推动临床的发展.在这一领域,有望使中国医学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