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便制作出了玻璃浆;到公元前16-11世纪的新王国时期,彩色玻璃的工艺美术品烧制成功,这一技术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在西方国家引起设计上的巨大反响.玻璃晶莹透亮如宝石,冷峻坚固如金属,折光反射,五光十色,变化多端,具有浓烈的装饰性,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意,西方人把它视为上帝赋予人类的最佳礼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研究技术,挖掘审美,将玻璃的装饰性作用在设计的历史长河中发挥到了极致.
推荐文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环保型彩色玻璃
回收利用
彩色薄膜
生物染色剂
溶胶-凝胶法
彩色玻璃纤维的制备及其变色响应性
玻璃纤维
氧化石墨烯
结构色
变色响应
从石室教堂到余荫山房——看彩色玻璃窗中西营造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教堂
岭南园林
满洲窗
营造
装饰性素描语言研究
素描
装饰性素描
美学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彩色玻璃镶嵌的装饰性特质的嬗变研究
来源期刊 美苑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平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工作
双月刊
2096-076X
21-1598/J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编辑部
8-1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