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芦山地震中主动性高处坠落伤的损伤情况和临床特点. 方法 对芦山地震中早期收治的74例伤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20例主动性高处坠落伤伤员,均为男性;年龄14 ~57岁,平均29.4岁.分析此20例伤员的坠落高度、骨折部位及损伤严重程度等资料,并应用简明创伤分度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进行创伤评分.根据ISS评分分为轻度伤组和中重度伤组,分析年龄、坠落高度与损伤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关联. 结果 20例伤员坠落高度为2~6m,平均3.7m.骨折部位:跟骨骨折10例,其中双侧5例,单侧5例;胸腰椎骨折9例,其中简单骨折5例,爆裂骨折4例(不全瘫2例);上肢骨折3例;下肢骨折3例.ISS评分为4~16分,平均9.0分,以轻、中度损伤为主.轻度伤组与中重度伤组伤员的年龄、坠落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坠落高度与损伤严重程度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芦山地震中主动坠落伤有着与自杀性主动坠落伤及被动坠落伤明显不同的伤情特点,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山地震中主动性高处坠落伤的伤情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地震 创伤和损伤 主动性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伤救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3.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炳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428 5651 33.0 53.0
2 龚伟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6 78 4.0 6.0
3 孙玉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29 248 11.0 14.0
4 韩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45 326 11.0 15.0
5 杨庆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47 185 7.0 10.0
6 干耀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11 9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
创伤和损伤
主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月刊
1671-7600
11-5530/R
大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内
46-24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30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9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