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辽宁化工       
摘要: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由内源沉积岩及由岩溶作用改造的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组成.硬石膏结核溶模孔,晶间溶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为0.08%~18.60%,平均2.86%;渗透率为(0.001~ 1343.4)×10-3μm2,平均0.63× 10-3μ m2.马家沟组碳酸盐沉积物(岩)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白云石化、交代、溶蚀、岩溶和去白云石化等.经全岩样品分析较低的δ18O值和Sr含量以及较高的Mn、Fe含量说明白云石受到淡水淋滤和埋藏深度的影响明显.充填于溶蚀孔、缝和砾石间孔、缝中的白云石胶结物δ18O和δ13C值较低,说明形成于裸露期的风化壳岩溶作用阶段,受埋藏作用、淡水淋滤和有机质影响较大.储集岩以低孔、低渗、强非均质性为特征.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古隆起周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特征
古岩溶地貌
岩溶台地
岩溶斜坡
岩溶残丘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鄂尔多斯盆地
早古生代
碳酸盐岩
奥陶系中组合
新类型
岩性圈闭
白云岩化作用
勘探启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西缘
奥陶纪
烃源岩
碳酸盐岩
有机质丰度
生烃能力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边奥陶系成岩作用
来源期刊 辽宁化工 学科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05,3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超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10 2.0 2.0
2 路晓君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狄翔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化工
月刊
1004-0935
21-1200/TQ
大16开
197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4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