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非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非变应性鼻炎
针刺
蝶腭神经节
变态反应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
鼻鼽
针刺
蝶腭神经节
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针刺疗法
鼻炎,变应性
Uni-VAS评分
Multi-VAS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疗法 鼻黏膜 病理学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5.210.5
字数 3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静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93 592 14.0 19.0
2 王升旭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08 1032 19.0 25.0
3 陈莹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5 311 11.0 15.0
4 吴春晓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16 82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0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应性鼻炎
针刺疗法
鼻黏膜
病理学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