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阐述了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和D值法计算结构刚度的不同,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D值法较常用,但是经过实践发现用D值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工程存在不小差异,并且D值法只能计算出结构弹性阶段的刚度,而当结构进入塑性状态,结构退化之后的刚度以及屈服位移,D值法则无能为力。所以采用钢结构模型重点介绍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在计算结构刚度上的优越性,希望能给国内专家做理论分析或者实际工程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一种改进的结构推覆分析目标位移计算方法
地震反应
目标位移
高振型
推覆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高层建筑模态抗震设计中的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
混合结构
pushover分析
弹塑性反应谱
抗震评估
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品质的比较分析
金口河马铃薯
产量
品质
比较分析
不同加载方式的斜齿轮接触分析
有限元
斜齿轮
接触应力
不同加载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推覆分析中不同加载方式的比较
来源期刊 建筑与环境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刚度 振动模型 恢复力 模型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31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航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刚度
振动模型
恢复力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与环境
双月刊
1819-6217
广州市流花路9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42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