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主债务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其与每个债权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及其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需要解决的首要难点问题。此类案件的处理,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刑民并行"和"先刑后民"两种模式。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审判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力求把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反映出来,并提出对此类案件处理的看法,以期对日后的理论研究、立法设计及司法操作有所裨益。
推荐文章
从浙江玻璃非法吸存案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
民间借贷
法律风险防范
浙江
玻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风波
企业
公司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治理与民间融资平台的规范
非法吸收
公众存款
民间融资平台
给民间借贷一个身份
民间借贷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全国人大代表
复星集团
郭广昌
董事长
合法化
两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究
非法集资
公众存款
融资渠道
金融犯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诉讼模式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借贷 借贷合同 债权人 担保合同效力 民事案件 审判实践 两种模式 主债务人 效力认定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6.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全锁 5 3 1.0 1.0
2 王学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借贷
借贷合同
债权人
担保合同效力
民事案件
审判实践
两种模式
主债务人
效力认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