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进行形态测量,为临床根管治疗及桩道预备提供实验参考.方法:收集双根双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22颗,其中存在有颊根腭侧面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21颗,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后,观察测量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各水平向及垂直向数据.结果:双根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的发生率为95.45%(21/22).腭侧面沟由根分叉处延伸至根尖部,沟的深浅不等,最深的部位位于根颈部.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最深处即是根管壁最薄弱的地方,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的颊侧根管壁厚度明显大于腭侧根管壁厚度(P<0.05).结论:双根双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的发生率高,沟状凹陷使得颊根的腭侧根管壁厚度变薄,根管形状不规则.
推荐文章
泸州地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锥形束CT研究
下颌第一前磨牙
锥形束CT
根管形态
上颌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磨牙
牙髓腔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上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Micro-CT对上颌第一前磨牙颊根腭侧面沟的形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双根 腭侧面沟 显微CT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1-8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41|R781.05
字数 2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733.2013.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平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56 275 9.0 12.0
2 陆群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27 110 6.0 9.0
3 刘晓静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7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颌第一前磨牙
双根
腭侧面沟
显微C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3733
61-1062/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52-9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