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导数循环伏吸法及其重构的电流-电位(i-E)曲线,研究对苯二酚(QH2)在不同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得到可能的氧化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乙腈和中性非缓冲溶液中,QH2氧化终产物是对苯醌(Q).在中性非缓冲溶液的还原的过程中,一部分Q在较正的电位下还原成QH2,另一部分Q在较负的电位下还原成Q2-.碱性溶液中,当加入1倍QH2量的OH-,循环伏安图(CV)出现2个电流相当的氧化峰(Q2-,QH2);加入2倍OH-后,只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Q2-/Q),从红外谱图上可清晰观察到电化学过程中氢键的变化.
推荐文章
靛蓝磺化物还原隐色和氧化脱色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光谱电化学
靛蓝磺化物
脱色
紫外可见光谱
氧化还原
电化学法处理含酚模拟废水研究
电化学处理
有机污染物
对苯二酚废水
降解机理
对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研究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吸 导数循环伏吸法 重构电流-电位曲线 对苯二酚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6-101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6.2013.21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葆康 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9 346 10.0 16.0
2 王晶晶 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1 12 2.0 3.0
3 谢红 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吸
导数循环伏吸法
重构电流-电位曲线
对苯二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