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产卵量(P=0.012)和雌虫寿命(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命均缩短.11月份22℃下成虫产卵量最高,而18℃下最低,且3个温度间产卵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1月份(P=0.604)与3月份(P=0.745)不同温度间产卵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越冬时期对滞育成虫产卵前期有显著性影响(P<0.001),且随越冬时间延长产卵前期减少.成虫在1月份产卵量高于其它越冬时期,且只有在光周期15D-9L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其余光照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越冬时期对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中的产卵前期(P=0.240)、产卵历期(P=0.234)及雌虫寿命(P=0.155)均无显著性影响.中华通草蛉成虫在15D∶9L条件下产卵量最大,且在11月份(=0.008)与3月份(P<0.001)显著高于其它光周期下,1月份则光周期对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735).交互作用显示,温度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016)及产卵量(P<0.001)影响显著,而对产卵历期(P=0.321)和雌虫寿命(P=0.583)则无显著影响.光周期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664)、产卵历期(P=0.074)和雌虫寿命(P=0.052)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成虫产卵量(P=0.031).[结论]温度对滞育后发育生物学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越冬时期只对产卵前期和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不同越冬时期滞育强度不同且滞育解除过程的能量消耗会对产卵量有一定影响.光周期只对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光照长度会影响中华通革蛉卵粒的形成.温度和越冬时期比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后发育影响显著.
推荐文章
中华通草蛉成虫越冬体色变化与滞育的关系
中华通草蛉
越冬
滞育发育
体色
温湿度对中华通草蛉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
中华通草蛉
温度
相对湿度
存活率
越冬成虫
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及实验种群幼虫耐寒能力的影响
中华通草蛉
滞育
光周期
越冬成虫
幼虫
耐寒性
光暗条件与触角去除对中华通草蛉成虫取食的影响
中华通草蛉
光暗条件
触角去除
取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不同越冬时期成虫滞育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温度 光周期 产卵前期 产卵历期 产卵量 雌虫寿命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0-1618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0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163 2434 29.0 38.0
2 印象初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6 256 8.0 15.0
3 许永玉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67 998 19.0 28.0
4 李明贵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 140 5.0 5.0
5 陈珍珍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1 175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通草蛉
温度
光周期
产卵前期
产卵历期
产卵量
雌虫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