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0例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行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11.7% (7/60)的患者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PVI Ⅰ级),且无临床症状,术后发热42例(70.0%)出院时18例(30.0%)还有腹水(轻度),住院时间20 ~22(21.5 ±2.1)d;B组50例门静脉血栓形成为0,术后发热6例(12.0%),出院时无腹水,住院时间16~18(17.5 ±2.1)d.A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11.7%)高于B组(2.0%,P =0.048),术后发热率及腹水发生率高于B组(x2=37.30,P<0.01),B组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t=9.94,P<0.01).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应早期给抗凝治疗,术后第2天抗凝治疗,可减少门静脉血栓及的腹水的发生率,又能减轻脾热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推荐文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危险因素分析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腹水
脾门静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高凝状态原因的探讨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高凝状态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抗凝治疗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血小板 抗凝治疗
年,卷(期) 2013,(z1) 所属期刊栏目 诊疗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安良 运城市第二医院外科 3 1 1.0 1.0
2 冯国虎 运城市第二医院外科 3 0 0.0 0.0
3 张端 运城市第二医院外科 2 0 0.0 0.0
4 郭宁 运城市第二医院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血小板
抗凝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