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气候和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影响,干旱区地下水动态规律复杂.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对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河流和泉水转化关系进行了近500年的模拟分析,得出当增加的人工开采量最终等于排泄量的减少量时地下水系统达到稳定,但需要近百年的时间,现行地下水开采方案最终结果没有引起地下水向黑河的排泄量的干涸.发现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系统稳定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很大,其动态非常复杂.模拟结果可为分析干旱区地下水动态提供依据和参考.
推荐文章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拟与应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
数值模拟
黑河
GRACE
泉水
基于随机森林的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成因
黑河中游
地下水埋深
随机森林法
地统计学
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水化学信息
黑河流域
地下水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
库岸边坡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流系统的稳定性刍议
来源期刊 工程勘察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黑河干流中游 干旱区 长期性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52
页数 分类号 S2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立堂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2 311 9.0 16.0
2 高童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 3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动态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黑河干流中游
干旱区
长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勘察
月刊
1000-1433
11-2025/TU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