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用计算机化体层成像(CT)法进行诊断.B组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法进行诊断,观察对照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计算机化体层成像(CT)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40例中有32例阳性,阳性率为80%,病灶数为63处,脑部缺血的部分平均直径为9.59±3.46mm;CT检查后17例阳性,阳性率为42.5%,病灶数35处,脑部缺血的部分平均直径为6.73±3.68mm.磁共振弥散成像所检查出来的阳性反应、缺血部分的直径以及病灶数比CT检查更准确,效果明显.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比计算机化体层成像(CT)更能准确的反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部缺血的各个部位的具体情况、颅内受损位置及范围.
推荐文章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
C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应用价值评价
核磁共振弥散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40例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诊断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放射照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2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5 14 2.0 3.0
2 吴钢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诊断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放射照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