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7例PMM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MM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1.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镜下肿瘤组织形态多样,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2种类型组成,具有向上皮和肉瘤样双向分化的特点.免疫组化示calretinin(6例)、AE1/AE3(7例)、EMA(5例)、CK5/6(5例)、HBME-1(6例)、vimentin(7例)均(+),CEA均(-).随访6~ 30个月,2例死亡,5例存活.结论 PMM对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根据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多少和核的多形性,恶性间皮瘤可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且需与腹腔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推荐文章
恶性腹膜间皮瘤25例临床分析
恶性腹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腹膜恶性间皮瘤23例临床分析
腹膜肿瘤
间皮瘤
活组织检查
腹膜恶性间皮瘤6例临床分析
腹膜肿瘤
间皮瘤
活检
腹膜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腹膜恶性间皮瘤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膜恶性间皮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 恶性间皮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5
字数 2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永玲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17 36 4.0 5.0
2 王正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7 31 3.0 5.0
3 黄彩虹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10 30 4.0 4.0
4 丁志燕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4 15 3.0 3.0
5 唐嘉阅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
恶性间皮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