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未植入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6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MTWA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7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953人。其中662人MTWA阳性,1705人MTWA阴性,340人MTWA不确定,246人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和MTWA阴性的患者相比较,MTWA异常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HR为4.51,95%CI:2.28~8.89,P<0.001)。结论 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力衰竭病人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
微伏级 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源性死亡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
微伏级 T波电交替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死亡
风险比
心率减速力危险评价体系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心力衰竭
心率减速力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NYHN分级
预后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老年
心力衰竭
衰弱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未植入ICD的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度预测的Meta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循证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4-5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6
字数 2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1674-4055.2013.06.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存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164 788 13.0 19.0
2 周洪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30 128 6.0 9.0
3 全小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23 48 4.0 5.0
4 吕家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39 219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