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远隔缺血时处理组(R组).R组于主动脉阻断后对右下肢实施3周期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处理.于CPB前即刻、CPB结束后即刻、6、24h(T1-4)时取右颈内静脉血样,检测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R组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升高,C组T4时血清ICAM-1、IL-6浓度升高,R组T4时血清IL-6浓度升高(P<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4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与T3时比较,两组T4时血清ICAM-1、IL-6、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论 远隔缺血时处理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
推荐文章
远隔缺血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及全身炎性反应影响
远隔缺血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肌钙蛋白
炎性反应
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炎性反应的影响
麻醉
右美托咪定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肺炎性反应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IL-6和TNF-α的影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麻醉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远隔缺血时处理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并发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4-5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0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道波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32 119 6.0 9.0
2 邓恢伟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外循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远隔缺血时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麻醉学杂志
月刊
0254-1416
13-1073/R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18-4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82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8396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