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肥胖对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效果的影响,以论证肥胖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小切口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且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组(A组,119例)和标准切口组(B组,188例),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程度的定义,进一步将各组分为超重组和非超重组,比较组内和组间的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超重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高于非超重患者(P=0.018),同时也高于B组中非超重组(P=0.010);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A组的非超重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比同组的超重患者短(P=0.016),但比B组非超重患者长(P=0.015);在术后进食方面,A组超重患者,其术后进食时间比B组非超重患者短(P=0.020),而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转移复发率及死亡率方面,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对于行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的操作有一定影响,但也能达到与传统切口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康复安全性较好,在直肠癌专业化手术的基础上,肥胖患者的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根治术是可行的术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肥胖对小切口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手术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肥胖 外科手术 小切口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 效果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0-85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239 1978 23.0 31.0
2 汪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200 1695 21.0 30.0
3 刘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129 432 11.0 17.0
4 张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48 109 5.0 9.0
5 罗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23 33 3.0 5.0
6 甘志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1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肥胖
外科手术
小切口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