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981到2010年江淮梅雨的丰梅年和枯梅年各五年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丰(枯)梅年高层100hPa南亚高压增强(减弱),低纬度盛行的偏东风气流增强(减弱).丰梅年中层500hPa西太副高的位置偏西偏南,西风槽加强南伸,而在枯梅年则相反;而且当500hpa副高强度增强、面积增大、脊线、北界偏南、西伸脊点偏西时,梅雨量偏多,反之亦然.丰梅年低层850hPa从贝加尔湖以南的西北风南下与从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南海来的暖湿气流在我国江淮流域汇合,辐合加强,对流旺盛,有利于江淮流域降水量的偏多;而在枯梅年则相反.在丰梅年,江淮流域的OLR值明显偏低,速度势和散度风明显增强,这都表明低层辐合增强,高层辐散增强,高低层抽吸作用增强,垂直运动增强,对流旺盛,有利于梅雨的异常增强;枯梅年则正好相反.丰梅年,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和来自西太平洋的西南气流携带的水汽输送到我国华南到江淮一带,水汽来源充沛.枯梅年,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都有明显减弱.
推荐文章
2016年江淮梅雨特征分析
江淮梅雨
海温
高低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
1931年江淮异常梅雨
异常丰梅
强北冷南暖
连续强雨
江淮
江淮梅雨异常空间分布型对比分析
梅雨异常
南(北)涝北(南)旱型
环流异常
近116年江淮梅雨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梅雨
谐波分析
小波分析
南亚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梅雨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研究与应用 学科
关键词 江淮梅雨 丰梅年 枯梅年 大气环流
年,卷(期) 2013,(z2) 所属期刊栏目 天气气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颖禛 5 3 1.0 1.0
2 许艺馨 11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江淮梅雨
丰梅年
枯梅年
大气环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研究与应用
季刊
1673-8411
45-1356/P
大16开
南宁市民族大道81号气象局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2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