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作为菌株分离培养法的补充在健康人群带菌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年龄分层整群随机抽取577人采集咽拭子,采用Nm分离培养和FQ-PCR法同时检测,并使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群.结果 分离到18株Nm菌株,总阳性率3.12%,其中不可分群最多(9株),其次为B群(3株)、W135群(3株)、X群(2株)、C群(1株).FQ-PCR检测阳性样本46份,总阳性率7.97%,其中B群最多(13份),其次为W135群(12份)、不可分群(11份)、X群(7份)、C群(3份).结论 细菌培养和FQ-PCR均提示这些地区健康人群携带Nm血清群多样化.FQ-PCR检测方法在发现病原体及分群方面比传统菌株分离培养方法都有显著提升,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有力补充.
推荐文章
潍坊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调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
健康人群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光度测定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膜炎患者血浆EB病毒DNA的实验研究
EB病毒
葡萄膜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
细菌培养法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对淋病奈瑟菌的检测效果对比
细菌培养法
聚合酶链反应
淋病奈瑟菌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菌分离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用于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率研究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携带率调查 细菌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传染病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46
页数 分类号 R51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膜炎奈瑟菌
携带率调查
细菌培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