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一种实验室自合成的双子季铵盐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通过调节pH值,制备出由Bi2WO6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不同片状团簇微球.研究了不同Bi2WO6片状团簇微球的物相结构、成分、晶体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探讨了其可能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这种多季胺阳离子作用下,pH值对Bi2WO6片状团簇微球的物相、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Bi2WO6片状团簇微球在(131)晶面处呈现明显的择优取向生长,在pH=5时,Bi2WO6微球可达到最大的发光强度.
推荐文章
不同pH值条件合成纳米Bi2WO6及其可见光下活性研究
纳米Bi2WO6
RhB
花球状
pH值
可见光活性
Fe/Bi2WO6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铁掺杂
钨酸铋
水热法
光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多季胺阳离子诱导Bi2WO6片状团簇微球的合成及光致发光特性
来源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Bi2WO6 水热法 团簇微球 pH值 光致发光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734+.3
字数 3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61.2013.00.0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亚非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i2WO6
水热法
团簇微球
pH值
光致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化学学报
月刊
1001-4861
32-1185/O6
大16开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28-1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4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