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3年4月16日15时23分,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同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黄洋同寝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br>  2010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批评学生中的功利化倾向,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br>  此次复旦发生的投毒事件,恰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杨校长的话。只看重知识教育,其他诸如人格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都被忽视,是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个优等生,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去关注他的品德是否优良、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而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首要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诸如复旦研究生投毒案这类“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事件的发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首要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
来源期刊 湖南教育(上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思想 -- 话题交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教育A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