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持续应激条件下官兵的疲劳状况,并探讨应激及相关因素对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 按连建制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持续执行汶川抗震救灾任务30d的某部869名官兵为研究对象,设立同期留守未执行任务的725名同一部队官兵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量表-14 (FS-1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个人自评量表(PE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研究组有明显疲劳症状者占43.8%,明显高于对照组(26.2%,x2=-51.57,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疲劳总分(FS)、躯体疲劳因子分(PF)和精神疲劳因子分(MF)均偏高(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FS、PF和MF均与生活条件、心理卫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PEI总分及PEI大部分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MF与兴趣爱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心理创伤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条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及PEI的部分因子分别进入FS、PF和MF回归方程.结论 部分持续救灾官兵出现明显的疲劳症状,生活条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信心等因素均对官兵疲劳程度有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抗震救灾官兵军事绩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军事应激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军事绩效
新疆南部地区维稳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维稳官兵
心理应激
影响因素
事件冲击量表
抗震救灾医护人员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医护人员
地震
心理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震救灾中持续心理应激官兵疲劳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疲劳 应对方式 自我评价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5.6
字数 3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甘景梨 9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20 78 5.0 7.0
2 张伟红 9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10 20 3.0 3.0
3 高存友 9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14 61 5.0 6.0
4 马学涛 91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应激
疲劳
应对方式
自我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药杂志
月刊
1671-4008
37-1383/R
大16开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24-18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6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