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山1段至盒3段低孔低渗储层物性差异的主控因素沉积相的作用,采用实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岩石矿物成分、泥质质量分数、岩石粒度、砂岩厚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最为有利的沉积相为曲流河分流河道相,其次为辫状河分流河道相,再次为三角洲分流河道相,最后为泛滥平原相等.对应物性最好的层段为盒3段,其次为盒2段、盒1段,而山1段、山2段最差.研究结论对于大牛地气田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差异影响因素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沉积相
上古生界
大牛地气田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盖组合测井分析
测井解释
天然气储量
储层盖层组合
物性
封闭性
砂体厚度
大牛地气田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模式
大牛地气田
石炭纪
沉积模式
建立
演化
特征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大牛地气田储层测井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关系
大牛地气田
储集层
测井解释
测井数据处理
无阻流量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积相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来源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上古生界 沉积相 储层物性 矿物成分 泥质质量分数 岩石粒度 砂岩厚度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79
页数 分类号 TE122
字数 3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延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79 946 17.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牛地气田
上古生界
沉积相
储层物性
矿物成分
泥质质量分数
岩石粒度
砂岩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8-0562
21-1379/N
大16开
辽宁省阜新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527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