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在“中等”颈宽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8例颅内动脉瘤,瘤颈/瘤体为0.5 ~1.0,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应用1个四相Y形阀通过指引导管把2支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根据瘤体形态,两管头端的深浅和位置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微导管先后、同时或交替地将弹簧圈填塞入动脉瘤,始终有一弹簧圈起稳定作用暂不解脱,待致密填塞动脉瘤后,解脱全部弹簧圈.结果 58例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的病例,即时50例致密栓塞,8例大部分(>95%)栓塞.临床随访,缺血并发症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于某些“中等”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相对安全的方法.
推荐文章
双导管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双微导管
栓塞
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颅内宽颈动脉瘤
双微导管
栓塞治疗
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8例
颅内动脉瘤
栓塞
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附58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弹簧圈 宽颈动脉瘤 双微导管技术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脑血管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3-6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3.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喻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31 114 5.0 9.0
2 奚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13 21 2.0 4.0
3 陈亮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14 28 2.0 4.0
4 洪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22 78 5.0 8.0
5 于明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12 32 4.0 5.0
6 郑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1 15 1.0 1.0
7 阙中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 2 2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弹簧圈
宽颈动脉瘤
双微导管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1-2346
11-2050/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B区1号楼10层1001
18-5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8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65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