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量标准型主动脉弓分支的最佳显示角度,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搜集211例标准型主动脉弓患者的颈部MSCT血管成像资料,将显示两血管最小间距的层面确定为各个分支的最佳观测平面,测量其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头臂干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最佳观测平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最大值为120.7°,最小值为14.6°,平均71.47°±2.16°,无年龄及性别差异;显示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间距的平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最大值为96.6°,最小值为3.6°,平均30.82°±1.62°,无年龄及性别差异.结论:MSCT对主动脉弓的解剖观察可为显示主动脉分支开口提供最佳观测位置.
推荐文章
正常主动脉弓的形态特点
主动脉,胸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解剖学
主动脉弓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螺旋CT三维成像解剖学研究
主动脉弓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观察
Ⅰ型主动脉夹层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外科手术
主动脉弓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主动脉弓
食管后锁骨下动脉
非喉返神经
锁骨下动脉窃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准型主动脉弓分支开口位置的MSCT测量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弓 解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心血管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7-4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3|R322.1
字数 22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继扬 天津市天和医院放射科 11 61 4.0 7.0
2 万业达 天津市天和医院放射科 65 328 10.0 13.0
3 范勇 天津市海河医院放射科 31 185 6.0 12.0
4 何岸苇 天津市天和医院放射科 21 120 7.0 10.0
5 张鹏 天津市海河医院放射科 8 25 4.0 4.0
6 丁仁厚 天津市海河医院放射科 15 66 5.0 7.0
7 赵新骞 天津市海河医院放射科 11 55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弓
解剖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