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张骐:以公开立公信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骐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它的意义至少有以下五点:有利于公正司法。法院是解决纠纷的地方,也是讲理的地方。法院之所以能解决纠纷,就是因为它讲理(调解也以讲理为基础),能实现公正。如果仅是为了解决纠纷,而不管是否讲理,甚至黑社会也能办得到。我们把解决纠纷、裁判是非的权力托付给法院和法官,是要求法院和法官依照法律、公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看得见的正义 专家、学者热议裁判文书上网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裁判文书 解决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 法官 当事人 判决书 上网 司法公开 法律文书 司法公信力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D926.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裁判文书
解决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
法官
当事人
判决书
上网
司法公开
法律文书
司法公信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