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但此过程中存在着10%~25%[1]的患者发生全卵不受精的可能,一些生殖中心采用长受精(过夜受精),虽然18~20 h后采取了补救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ICSI),但妊娠率低,效果不理想,因而有学者认为行R-ICSI意义不大[2].近年来,更多的研究提出在受精后6h通过判断第二极体是否排出来预测受精与否,进而对未受精的卵母细胞行早期R-ICSI,可改善临床结局.现将本中心67例常规体外受精(IVF)完全失败后行早期R-ICSI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并探讨早期R-ICSI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44例常规体外受精失败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补救的临床分析
体外受精
受精失败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率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受精失败周期中的应用
受精失败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第二极体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结局分析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补救
受精失败
短时受精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代安全性的评估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代
染色体异常
先天畸形
生长发育异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补救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失败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月刊
0253-9926
14-1108/R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