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五行子系统模型,为研究中医药信息在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流动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由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大辞典中筛选出所有可以纳入五行子系统的概念,根据概念所覆盖的范围进行归类,确定了上层关系,即:五行元素、自然因素、人体因素、生理概念、病理概念、治疗概念六个大类.并对六大类的内容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简单论述.结果:通过这六大类建立的上层关系,使五行子系统概念模型覆盖了人体内、外的实质性客观存在、非实质性客观存在以及非客观存在的经验总结等各方面.结论:根据这六大类上层关系可以构建出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神等为组成部分,以季节、方位等自然因素为外延,涵括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状态等非物质性现象及治疗手段等经验性活动的天人相应的五行子系统概念模型.
推荐文章
增广新概念五行图——论元系统模型
新概念五行图
元系统
维度
中气
思孟“五行”为何是“造说”?
思孟
荀子
《五行》
德之行
道德
基于本体的仿真系统元概念模型研究
本体
元概念模型
统一建模语言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五行"
中国哲学史
基本范畴
五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行子系统概念模型上层关系浅述
来源期刊 中国数字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五行子系统 概念模型 上层关系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化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571.2013.04.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行子系统
概念模型
上层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数字医学
月刊
1673-7571
11-5550/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甲8号和乔大厦A座528A室
80-13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55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