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加热方式和pH值抗原修复液组合,探索免疫组化染色中适合核抗原暴露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二步法,将不同加热方式:高温高压法和煮沸法,与不同pH值修复液: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和Tris-EDTA(pH 8.0)两两组合,分为4组:Ⅰ组: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高温高压修复法;Ⅱ组:Tris-EDTA(pH 8.0)+高温高压修复法;Ⅲ组: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煮沸修复法;Ⅳ组:Tris-EDTA(pH 8.0)+煮沸修复法.分别观察ER、TTF-1、MUM1和Ki-67在各组的表达.结果:通过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第Ⅱ组中ER、TTF-1、MUM1和Ki-67的表达要明显优于其他3组.结论:高温高压修复法和Tris-EDTA(PH 8.0)的组合更有利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核抗原的暴露.
推荐文章
固定液及抗原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pH值
固定剂
抗原修复液
免疫组织化学
染剂和染色法
氢离子浓度
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
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HE染色技术诊断硬化性肺细胞瘤和肺腺癌的应用对比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硬化性肺细胞瘤
肺腺癌
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免疫组化染色
抗原修复
核阳性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组化染色中核抗原暴露的优化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抗原修复 核抗原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730,7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6
字数 3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志飞 海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暨附属医院病理科 44 94 6.0 7.0
2 牛海艳 海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暨附属医院病理科 45 136 7.0 8.0
6 蓝永洪 海南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46 146 7.0 9.0
7 蒋洁 海南医学院科研部 27 60 4.0 6.0
11 江朝娜 海南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15 4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免疫组化
抗原修复
核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