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更好的测定肌苷的方法.方法 以固定化核苷磷酸化酶(EC 2.4.2.1)、黄嘌呤氧化酶(EC 1.2.3.2)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电流型酶电极,研究了肌苷酶电极分析法的各种分析条件及参数,并与柱层析法对比测定了肌苷发酵液中肌苷含量.结果 酶电极法测定结果与柱层析法测定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r=0.9448;F=8.8481,F001(2.16)=19.44).结论 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肌苷发酵液中肌苷含量具有专一性高、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推荐文章
酶电极法测定肌苷片中肌苷
核苷磷酸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酶电极
肌苷
肌苷片
HPLC法测定鹿仙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淫羊藿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肌苷口服液中肌苷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肌苷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酶电极法测定肌苷发酵液中肌苷含量
来源期刊 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苷磷酸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酶电极 肌苷 肌苷发酵液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2-8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27.2
字数 2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耀宏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试验室 38 314 10.0 15.0
2 史建国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试验室 76 484 10.0 18.0
3 孙士青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试验室 21 234 7.0 15.0
4 刘金玉 456医院药械科 2 6 1.0 2.0
5 吴敏芝 星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苷磷酸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酶电极
肌苷
肌苷发酵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药杂志
月刊
1671-4008
37-1383/R
大16开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24-18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6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