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白及多糖制备空白白及微球,考察其最佳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分离纯化白及多糖,乳化-冷凝-化学交联法制白及微球,单因素实验并以水-油相比率、白及多糖浓度、搅拌速度、交联剂浓度4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微球的产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出白及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扫描电镜与激光粒度仪观察微球形态和大小,观察微球分散性、悬浮性和沉降时间、吸水溶胀率、导管推注表现及溶解时间.结果 微球呈圆形,大小较均匀;水-油相比和白及多糖浓度对微球的产率影响较大.微球在生理盐水与欧乃派克中形成不稳定悬液,分散性良好,沉降时间与粒径成正比;在生理盐水中溶胀速度快于造影剂中,不同pH值时溶胀率无明显变化.微球较容易通过5F导管,但大于400 μm微球吸水后难以通过3F微导管,约6周后微球完全融解.结论 优化制备的白及微球符合栓塞剂的基本要求.
推荐文章
白及胶栓塞微球的制备
白及
微球
正交设计
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苦荞麦淀粉
淀粉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聚合法
白及多糖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白及/化学
白及多糖/分析
工艺学,药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及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和表征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及多糖 微球 栓塞剂 表征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5-17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4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3.08.05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及多糖
微球
栓塞剂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