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暗三联征”是心理学研究像“性恶”这样大问题的构念之一,对人格心理学研究架构做了尝试性拓展.“黑暗三联征”提出时间不长,却展现出很高的研究激发价值.文章从“黑暗三联征”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该人格变量的结构、测量和表现特征,并从适应性功能、预测效度和学科框架的角度分析了该主题研究视城的特异性.
推荐文章
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脑膜炎诊断三联征研究
脑膜炎
诊断三联征
Logistic回归分析
诊断试验评价
数据库
基于网络数据库的社区易误漏诊疾病诊断三联征的研究
社区常见病
误诊
漏诊
诊断三联征
从接受反应文论看书评《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的翻译
<一个人格分裂的人>
接受反应文论
翻译技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暗三联征”:一个有短暂但丰富研究历史的人格变量
来源期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黑暗三联征" "性恶" 马基雅维利主义 自恋 精神病态 综述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社会心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5-13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漆昌柱 51 626 12.0 24.0
2 黄朝云 29 254 9.0 15.0
3 郭远兵 28 7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暗三联征"
"性恶"
马基雅维利主义
自恋
精神病态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月刊
1005-1252
11-5257/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幸福花园 505-9-201 信箱
18-28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30
总下载数(次)
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