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棒杆菌属的准确率及可靠性;分析棒杆菌属的耐药状态,探讨其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相关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VITEK-2Compact系统、API CORY系统、VITEK-32系统对分离的37株纹带棒杆菌、5株无枝菌酸棒杆菌进行分类鉴定并比较,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对ermX、tetAB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双向测序后,在GenBank中比对.结果 API鉴定为纹带棒杆菌的37株菌,VITEK-32均错误地鉴定为干燥棒杆菌,VITEK-2 Compact鉴定正确;37株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8%、75.7%;28株菌在染色体DNA中检测到tetAB基因,31株菌染色体DNA检测到ermX基因.结论 VITEK-2 Compact在鉴定纹带棒杆菌方面较准确可靠,但在鉴定其他棒杆菌方面有限制;纹带棒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染色体中获得ermX基因、tetAB基因决定簇是其耐药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幽门螺杆菌对四环素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
四环素
耐药机制
酿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研究
酿脓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
幽门螺杆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耐药性检测
貉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检测
大肠杆菌
四环素
耐药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棒杆菌属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学比较及对四环素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棒杆菌属 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4
页数 分类号 R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俊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40 179 7.0 11.0
2 杨雪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41 77 4.0 5.0
3 王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22 10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棒杆菌属
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