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戏曲成熟于12世纪。然而,南宋的乐曲和杂剧只能是“辄以之侑觞助欢”。中国戏曲自出世之日起,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优伶的社会地位更是低下。中国戏曲从未得到“戏剧体诗”的美称。
推荐文章
京剧花脸流派艺术探析
京剧
花脸
流派
艺术
初中音乐课中的京剧教学
京剧
课堂教学
分块教学
京剧传承与中国动画创新
京剧艺术
动画创新
文化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剧·诗·历史
来源期刊 新华月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历史 京剧 中国戏曲 社会地位 12世纪 戏剧体 尊重
年,卷(期) 2013,(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1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
京剧
中国戏曲
社会地位
12世纪
戏剧体
尊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华月报
半月刊
1001-666X
11-1186/Z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51号
2-242
出版文献量(篇)
17263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