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缓蚀分子苯并三氮唑(BTA)和二巯基噻二唑(DMTD)的全局反应活性和局部反应活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含量的BTA和DMTD对其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同时通过腐蚀试验研究了缓蚀剂复配体系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分子的缓蚀效率关系为BTA小于DMTD,活性主要集中于N和S原子上,有多个活性位点,因此,缓蚀剂分子平卧式吸附在铜表面;铜表面吸附单个缓蚀剂分子BTA和DMTD后,室温下比热容基本相同,但随缓蚀剂含量的增加,比热容呈增大趋势。这为铜箔轧制油缓蚀剂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腐蚀试验研究,复配体系缓蚀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 BTA和DMTD的复配比例为1:1时最佳。
推荐文章
吡啶类缓蚀剂及其在Al (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类化合物
Al (111)表面
吸附
反应活性
月桂酸咪唑啉硫酸酯盐缓蚀剂在A3钢表面吸附成膜行为
咪唑啉硫酸酯盐
表面
吸附
动力学
缓蚀机理
4种吡嗪类缓蚀剂及其在Cu(111)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吡嗪
缓蚀剂
Cu(111)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腐蚀
表面
唑类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机理
唑类有机物
缓蚀剂
吸附机理
动电位极化曲线
密度泛函理论
分波态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蚀剂在铜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方法 反应活性 热力学性质
年,卷(期) 2013,(20)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2031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建林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7 940 16.0 21.0
2 刘娜娜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46 3.0 6.0
3 夏垒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14 2.0 3.0
4 曾颖峰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学方法
反应活性
热力学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