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6例我科就诊的ⅢB期或者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为病理学确诊,患者因体力状态较低一线选择厄洛替尼或至少接受1~2个周期化疗,治疗失败或因毒副反应不能耐受后二线选择口服厄洛替尼,具体用法:150 mg/qd,直至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副反应.结果 在36例患者中,CR0例,PR 9例(25.0%),SD17例(45.2%),PD10例(27.8%),ORR为25.0%,DCR为72.2%.中位TTP为5.3个月,统计学结果显示: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DCR有关(P=0.029),腺癌的DCR较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及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可好转.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推荐文章
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癌,非小细胞肺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动脉灌注介入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疗效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动脉灌注介入治疗
厄洛替尼
近期疗效
生存分析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厄洛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毒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肺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厄洛替尼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4-109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663.2013.06.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吉兆宁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肿瘤内科 57 261 8.0 11.0
2 李麦冬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肿瘤内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厄洛替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肺科杂志
月刊
1009-6663
34-1230/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372号,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区3号楼三楼《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26-17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3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64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