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漯河周边地区HPV16 DNA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变组织中E6、E7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HPV16 E6和E7蛋白在NSCLC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Max)检测证实的HPV16 DNA阳性的52例新鲜NSCLC和40例癌周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 E6和E7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16 DNA阳性NSCLC组织中,HPV16 E6、E7、E6/E7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8.1%、51.9%、44.2%; 40例癌周肺组织中,HPV16 E6、E7、E6/E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15.0%、29.3%.HPV16 DNA阳性NSCLC组织中E6、E7和E6/E7蛋白共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周肺组织(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HPV16 E6和E7蛋白在NSCL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NSCLC的淋巴道转移.
推荐文章
HPV16 E6及HPV16 E7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肿瘤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表达调控,肿瘤
预测
乳腺癌组织中HPV16E6和E7的检测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乳腺癌
E6
E7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FHIT蛋白异常表达与HPV16E6、HPV16E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三联脆组蛋白
16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
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16E6和E7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PV16 E6蛋白 E7蛋白 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Western blot
年,卷(期) 2013,(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7-25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延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60 199 6.0 10.0
2 宋文刚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38 91 5.0 6.0
3 李维山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21 44 3.0 5.0
4 郭宝强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4 7 1.0 2.0
5 赵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 6 2.0 2.0
6 杜华贞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 18 80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
HPV16
E6蛋白
E7蛋白
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Western blo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