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直升机、生命探测仪、爆破技术、野战医院、心理干预、房屋隔震、地震预警等高新技术及产品在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所起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着重指出高科技产品是抗震救灾的“利器”,我国科技救灾工作既要重视传统救灾工具和手段的使用,又要有针对性地研发专用抢险、救灾、救援等器械,特别要大力研发使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及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推荐文章
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躯体化和强迫症状调查
自然灾害
强迫行为
躯体化
行为医学
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救灾志愿者
替代性创伤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护理人员在地震救灾中的体验
灾害护理
地震
哲学诠释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与科技救灾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 学科
关键词 科技救灾 汶川地震
年,卷(期) 2013,(2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及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50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3.2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绍辉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4 11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技救灾
汶川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信息
半月刊
1001-8972
11-2739/N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6号1号楼1610室
82-4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52
总下载数(次)
82
总被引数(次)
131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