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当代艺术语境之中,艺术与公众之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时,艺术沦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主动逃避政治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干预,逐渐挖掘艺术学科自身的学术深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逐渐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此时期,艺术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艺术从艺术学院、沙龙、美术馆、博物馆走向了社会与公众。艺术不再是只为少数精英和官僚阶层服务,而是主张艺术关切并服务于社会,开始迈向公共对话的文化层面。艺术创作是艺术活动的开始,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的终点和完成。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如何系统地完善公共教育职能也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推荐文章
地方美术馆资源与中学美术课程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地方资源
美术馆资源
审美教育
浅析如何发挥好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美术馆
公共服务
展览
典藏
公共教育
美术馆照明与美术作品的展示
建筑室内设计
设计
综述
美术馆照明
自然光源
人工光源
美术作品展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的探究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美术馆 艺术 公共教育推广 艺术接受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学 术 沙 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67,2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J05
字数 2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兆诗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术馆
艺术
公共教育推广
艺术接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