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安代”是蒙古族萨满进行精神治疗仪式之中,一种为了达到其治疗之目的而利用载歌载舞的形式,为以舞疏郁,以舞化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形态描述、文化阐释等方法,尝试运用民俗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以及舞蹈学等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将“安代舞”作为“安代”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以研究,力求能够较为详细地对“安代舞”的舞蹈形态、舞蹈特征、舞蹈意义、舞蹈文化属性作出阐述和论证。本文的结构呈现为安代舞的起源、安代舞的表演形式、安代舞的文化属性三个部分。“安代舞的起源”部分主要阐明了“安代”的起源、传说、释义及形态;“安代的表演形态”主要以“安代”中的舞蹈形态及其特征为主要内容,对“安代”的舞蹈动作、特征、道具及队形进行描述,并对其意义和功能加以详尽的阐明和论述;“安代的文化属性”主要探讨安代文化性质的归属,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文化性质归属加以确认或辨别其属性特征。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蒙古族音乐在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中的渗透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舞蹈
渗透作用
融合共生
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负载
双语教育
蒙古族传统文化
文化负载
蒙古族安代舞的体育文化特征研究
蒙古族
安代舞
体育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之文化属性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舞蹈 安代 文化属性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民 间 奇 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0,1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J722
字数 6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包妮娜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古族
传统舞蹈
安代
文化属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