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Ⅱ、Ⅲ、Ⅳ、Ⅴ、Ⅵ型的对照研究,分析其各自治疗特点及疗效差异,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10年06月~2012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Ⅱ、Ⅲ、Ⅳ、Ⅴ、Ⅵ型38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行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简称关节镜组),19例;一组行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简称切开组),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按HSS膝关节评分表评估近远期膝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得随访,关节镜组相对于切开组具有切口长度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关节镜组为84.34±9.37分,切开组为(75.64±8.36)分,P<0.0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数:关节镜组为(125.52±17.46)°,切开组为(110.94±15.3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关节镜组19例,1例出现关节僵硬,未出现术后疼痛、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并发症;切开组19例,3例出现术后疼痛,4例关节僵硬,两组并发症经x2检验,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节镜组在治疗胫骨平台Ⅱ、Ⅲ、Ⅳ、Ⅴ、Ⅵ骨折型方面优于切开组,且因其切口长度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近期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内固定 治疗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28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5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必留 20 119 5.0 10.0
2 李捷 16 95 5.0 9.0
3 潘磊 11 72 4.0 8.0
4 薛厚军 10 19 3.0 3.0
5 张帆 16 7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内固定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