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性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60s,90s,2min,3min,5min测量病灶的CT值,获得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评价强化峰值(Ph)、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灌注值、强化方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增强值≤15HU,S/A< 6%为界值,可区分出良性结节,如结核瘤和错构瘤等.而恶性结节有着丰富的血供,其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性炎性结节因结节内血管的增生与扩张,血管床面积大,因而也强化显著;但通过对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类型的分析,有助于鉴别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结论 孤立性肺结节的强化程度与结节内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床面积成正相关,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的动态变化及强化特征,是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推荐文章
64排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结节性甲状腺肿
腺瘤
病理学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16排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
肝脏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孤立性肺结节
影像增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排螺旋CT增强鉴别肺结节性质的方法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30-7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月兰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6 55 3.0 6.0
2 郭峰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6 5 2.0 2.0
3 陈华震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孤立性肺结节
动态增强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月刊
1004-7484
14-1172/R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85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