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万比洛夫是苏联剧坛的一个传奇式人物——英年早逝,创作有限,但部部经典;虽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却长时间被苏联剧坛埋没;其剧作人物可以有多重解读方式,对主旨的判断也可以千差万别……诸多的不寻常使世界范围内的学界提出了“万比洛夫之谜”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当代剧坛来说,“万比洛夫之谜”还有其他的含义,那就是万比洛夫为何在中国影响甚小?他在中国的传播为何不被重视?事实上,万比洛夫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极高的艺术审美趣味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具有启发性价值.尤其是在中国当代话剧遭遇瓶颈的时候,中国编剧可以将目光投向这个尚未开发的巨大矿藏,挖掘万比洛夫的价值,积极去研究、借鉴和学习.万比洛夫至今对中国的影响如此有限,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机会.他重新进入中国戏剧界和中国观众的欣赏范围,对中国当代剧坛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推荐文章
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表现
中国
当代人物
陶瓷雕塑
创作表现
略谈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表现
具象人物陶瓷雕塑
中国特色
东方情境
传统文脉
中国当代艺术铸件
雕塑创作
铸造技术
艺术品
中国当代壁画的“缺席”与“在场”
中国当代壁画
现代主义
公共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万比洛夫之谜”在中国——论万比洛夫对中国当代话剧创作的启发性价值
来源期刊 俄罗斯文艺 学科
关键词 万比洛夫之谜 心理剧 戏剧传播 中国当代话剧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珉佳 吉林大学文学院 11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万比洛夫之谜
心理剧
戏剧传播
中国当代话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俄罗斯文艺
季刊
1005-7684
11-5702/I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2-5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