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Vimentin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02例接受根治术患者胃癌组织中的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Vimentin不同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率为56.9%(58/102).Vimen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但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组织分型、大体分型以及肿瘤大小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35.9%,显著低于Vimentin低表达患者的65.5%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肿瘤大小、Vimentin蛋白高表达是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胃癌组织Vimentin蛋白高表达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较差及预后不良,Vimentin蛋白有望作为胃癌恶性生物学特性的有效标记物.
推荐文章
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表达与胃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中性白细胞
载脂蛋白类
胃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CDX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胃癌
预后
转移
miR-320a、FOXQ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胃癌
miR-320a
叉头框蛋白Q1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imentin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来源期刊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胃癌 波形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8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广森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163 575 11.0 14.0
2 李智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55 220 9.0 12.0
3 张健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51 180 7.0 10.0
4 蒋志强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7 17 3.0 4.0
5 王道海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4 13 2.0 3.0
6 刘英俊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6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波形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季刊
1674-7402
11-9301/R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