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沉积时期的古地形、古地貌是控制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着后期油气圈闭的类型与分布。通过补偿印模法恢复了吴旗油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确定局部构造特征,开展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研究区油藏分布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形态,深切延长组的古河谷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古地形高部位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古河谷附近的砂体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上覆的沼泽相泥岩形成了良好的岩性遮挡条件。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古隆起周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特征
古岩溶地貌
岩溶台地
岩溶斜坡
岩溶残丘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含气系统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古生代
气藏形成
控制
生储盖组合
构造控制
沉积(地质)
试气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古地貌
沉积环境
斜坡
河谷
河间丘
梁油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区早侏罗世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关系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吴旗油区 古地貌 储集层 圈闭 成藏因素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3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泽进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59 633 15.0 23.0
2 田亚铭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0 215 9.0 14.0
3 陈建文 6 87 4.0 6.0
4 于雷 4 9 2.0 3.0
5 李恕军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9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旗油区
古地貌
储集层
圈闭
成藏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