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必然模态词,的引入,谓词模态逻辑的公式在一个可能世界中的真假值可能依赖于其可达的可能世界。在谓词模态逻辑中存在个体跨可能世界相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Lewis 提出了对应物理论,并且在对应物理论中用对应物关系来表示个体跨可能世界相等。但是,当一个对象具有一个以上的对应物时,谓词模态逻辑中的跨可能世界相等关系无法与对应物关系建立一一对应。通过限制谓词模态逻辑中全称量词?的范围,给出了一种公式分层的谓词模态逻辑。它是谓词模态逻辑的一个子逻辑,并且其语言与谓词模态逻辑的语言是相同的。但其公式是分层定义的,使得?可以出现在,的范围内,并且,不能出现在?的范围内。由于任意形如?x,φ(x)的表达式都不是该逻辑的公式,以量词开头的公式在一个可能世界w中的真假值只依赖于w,该逻辑避免了个体跨可能世界相等问题。给出了该逻辑的语言、语法和语义,并证明了该逻辑是可靠的和完备的。
推荐文章
Fuzzy模态逻辑及其基础系统
Fuzzy模态逻辑
α-必然算子
α*-可能算子
基础系统
模态逻辑中公式的模态真度
模态逻辑
(n)模态真度
(n)模态相似度
(n)模态伪距离
(n)模态度量空间
模态逻辑公式的真度理论
模态逻辑系统·模态公式
Borel测度
真度
基于模态逻辑的汉语信息过滤机制研究
模态逻辑
知识
信念
信息过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式分层的谓词模态逻辑?
来源期刊 软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跨可能世界相等 谓词模态逻辑 可变论域语义 ?-性质 可靠性 完备性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102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P18
字数 11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存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91 991 17.0 27.0
2 陈博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37 459 11.0 21.0
6 孙梅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10 邓少波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跨可能世界相等
谓词模态逻辑
可变论域语义
?-性质
可靠性
完备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学报
月刊
1000-9825
11-2560/TP
16开
北京8718信箱
82-36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20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2639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