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用27景ENVISAT降轨雷达干涉数据,利用相干点目标PS-InSAR技术进行时间序列处理,获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2006-2010年地表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1)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存在双桥、廊坊、燕郊镇、张喜庄、杨各庄、平谷和沙河镇等7个沉降中心,其中沉降速率最大的为北京的双桥与河北的廊坊,两个沉降中心区平均沉降速率(LOS)分别为-27.19 ±5.66 mm/a与-24.65 ±5.14 mm/a;2)沉降面积最大的为双桥沉降区,约230 km2;3)北京市区地表年回升速率为10.92 ±.3.24 mm/a,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的回灌措施对防治地面沉降起到了抑制作用;4)北部山区为相对上升,表明区域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仍然存在.
推荐文章
PS-InSAR在南昌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地表沉降监测
Sentinel-1A卫星数据
PS-InSAR
InSAR
基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的延安新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Sentinel-1A
延安新区
PS-InSAR
SBAS-InSAR
地面沉降
PS-InSAR与SBAS-InSAR监测地表沉降的比较研究
永久散射体(PS)
地表形变
InSAR
小基线(SBAS)
沉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S-InSAR方法反演北京地区地表沉降速率
来源期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PS-InSAR 时间序列 北京地区 地表变化 沉降速率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地壳形变与地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15.7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雪松 24 172 7.0 12.0
2 罗三明 18 124 6.0 11.0
3 杨博 49 329 11.0 14.0
4 杜凯夫 9 22 2.0 4.0
5 万文妮 10 27 2.0 5.0
6 畅柳 14 35 4.0 4.0
7 余敏 5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S-InSAR
时间序列
北京地区
地表变化
沉降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月刊
1671-5942
42-1655/P
大16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38-19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