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贺兰山寒武系早期苏屿口组为砂、砾混杂和不等粒结构的水下冲积扇沉积;五道塘组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台地沉积,其下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屑和生物碎屑,中、上部为含不同形态的核形石碳酸盐岩组成;陶思沟组为发育水下流动波痕和水上暴露泥裂构造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系的混合沉积;胡鲁斯台组和阿不切亥组为陆表海与“风暴海”沉积.根据该区与华北地台的对比,首次提出贺兰山寒武纪早期的苏屿口组古地理面貌应是西低东高,而非传统认为的西高东低;寒武纪早期的五道塘组、陶思沟组古地理面貌则为西高东低.
推荐文章
贺兰山马麝冬季生境选择
贺兰山
马麝
冬季
生境选择
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油松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贺兰山
贺兰山马麝春季生境选择
马麝
春季
生境选择
贺兰山
宁夏贺兰山-固原地区寒武系地层格架特征
宁夏
贺兰山地区
寒武纪
地层格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贺兰山寒武系研究新进展
来源期刊 资源调查与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贺兰山 寒武系 新进展 华北地台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34.41
字数 7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佐勋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115 1046 18.0 26.0
2 蔡雄飞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94 450 11.0 13.0
3 顾延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63 603 14.0 20.0
4 杨捷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贺兰山
寒武系
新进展
华北地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地质
季刊
2096-1871
32-1865/P
16开
南京中山东路53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411
论文1v1指导